首页 > 文章详情

导论:开启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自觉”

作者:
方文
出版日期:
2021年6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24933字
所属图书:
铸就社会心理学的“社会之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以杜瓦斯的解释水平为线索,当代逻辑连贯的社会心理学,从最为微观也最为心理学化的个体内过程到最为宏观也最为社会学化的群际过程,都有典范的主宰理论模型。本文精心梳理和总结了每种解释水平上的典范理论模型及其演化趋势。本文期许在融会贯通中西社会心理学智慧资源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心理学人能超越“怪异心理学”,铸就“社会之魂”,开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

“文化自觉”解释水平“怪异心理学”“社会之魂”

作者简介:

方文:1966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完成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8、2011年)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0、2003、2008年),出版和发表《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和《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等论著。获得奖励如下:《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8月);《社会行动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11月);《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获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5月)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项精品成果奖”提名奖(2008年5月)。

文章目录
·1967年:透视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时间线索
·统一的学科概念框架的建构:解释水平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宰范式
  • (一)方法学领域:社会建构论和话语社会心理学的兴起
  • (二)不断凸显的新路径:进化路径、文化路径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 (三)个体内过程:社会认知范式
  • (四)群体过程:社会表征范式
  • (五)群际过程:社会认同范式及其替代模型
“文化自觉”的阶梯
  • (一)“本土行动”的研究路径
  • (二)超越西方“怪异心理学”的全球情怀
  • (三)群体地图与中国体验等紧迫的研究议题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