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佛经“雁衔龟”故事语言特点研究——以我国清朝时期西域察合台文献为例

作者:
加依娜古丽·巴合提别克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0778字
所属图书: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后论坛(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18世纪初通过丝绸之路传播于中亚的一部察合台文文献《卡里莱和笛木乃》中的佛教“雁衔龟”故事进行语言特点上的分析。该文献现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文献于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由我国喀什人的磨拉·穆合买提·铁木尔从波斯文翻译成当时的察合台文。该作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乃至欧洲,现发现该文献有三种察合台文版本,一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研所图书馆,一本在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科学院,一本在荷兰莱顿大学图书馆。该文献对我国新疆少数民族及中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语言和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

丝绸之路察合台文佛教故事雁衔龟

作者简介:

加依娜古丽·巴合提别克:加依娜古丽·巴合提别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回鹘文佛教词汇、察合台文文献。

文章目录
·文献基本情况
·影印件、转写与翻译
·完整的影印件
·翻译注释
·总结
·转写字母表
·缩写语
·荷兰莱顿大学(Hollanda Leiden University)图书馆收藏的P6269号版本第一、第二页印影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阿布·热依汗·布罗尼东方研究所古籍办公室收藏的P1130号版本第一、第二页印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收藏的版本,第五页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