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丝路节点城市2.0:在逐步缩小发展差距过程中形塑“全球南方”城市网络(2024)

作者:
刘玉博 苏宁 屠启宇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58页
报告字数:
37781字
所属图书: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基于丝路节点城市2.0的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更新城市发展数据,增加公共卫生等指标,鉴别138个国家中350个国际城市的节点功能,继而甄选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区域和重点城市。同时,分析了丝路节点城市发展对“全球南方”城市网络构建与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更为多样、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城市网络发展的贡献。通过“五通”评价指标体系,共评选出32个重要节点城市、18个次要节点城市和31个一般节点城市,构成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先行区域。这81个城市主要分布在东亚、西欧和东南亚,其次为北欧、东欧和南欧。本报告进一步评选了“五通”领域表现优秀的节点城市,称为“五通”型城市。以亚欧非大陆为对象,分析了各地理亚区节点城市的优劣势,发现机遇与挑战并存。此外,分析了在绿色、科技和数字三大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些领域将构成未来全方位多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丝路节点城市“五通”领域

作者简介:

刘玉博: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流动、城市收缩、城市更新与区域平衡发展。

苏宁:本书副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国际城市比较。

屠启宇:本书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规划委员会社会经济文化专业委员,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编制核心专家,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屠启宇工作室领军人物,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城市战略规划、城市创新体系、社会系统工程。

文章目录
建构“全球南方”城市网络:“一带一路”倡议十年的城市贡献
  • (一)丝路城市发展为全球城市网络提供“全球南方”增量
  • (二)“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揭示国际城市互动的“朋友圈”逻辑
  • (三)丝路城市发展凸显韧性与均衡性
丝路节点城市整体排名
  • (一)整体表现:综合节点功能整体有所下降,城市间发展差距缩小
  • (二)频次分布:丝路节点城市指数综合得分分布较集中,亚洲城市构成中坚力量
  • (三)分项指标:样本城市具有政策沟通优势,但区域影响和设施联通领域存在短板
  • (四)2024年丝路节点城市20强:西欧城市势头减弱,亚洲城市占据主导地位
  • (五)2024年丝路节点城市100强:亚欧大陆相对均衡,西欧、东欧、东亚和东南亚实力强劲
丝路节点城市类型划分
  • (一)重要节点城市(α):全部位于欧亚大陆,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领域表现突出
  • (二)次要节点城市(β):亚洲地区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伙伴关系上升势头明显
  • (三)一般节点城市(γ):东亚地区城市数量领先,伙伴关系和资金融通领域发展有待提升
“五通”领域领先的丝路节点城市
  • (一)“政策沟通”型城市:政策稳定性高,治理能力突出
  • (二)“设施联通”型城市:信息化水平高,基础设施联通性好
  • (三)“贸易畅通”型城市:双边贸易频繁、多园区合作共建
  • (四)“资金融通”型城市:金融合作便捷、国际化水平较高
  • (五)“民心相通”型城市:与中国文化相近、民众接纳度较高
分区域城市排名和类别分析
  • (一)亚洲地区:东南亚主要节点城市数量比重大,东亚、东南亚、中亚地区城市节点功能整体提升,南亚地区城市节点功能有所下降
  • (二)欧洲地区:城市节点功能整体稳定提升,主要节点城市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东欧和西欧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 (三)非洲地区:城市节点功能有所下降,但南非重点城市节点功能突出,整体需重点提升设施联通和政策沟通领域的发展
  • (四)美洲和大洋洲地区:城市节点功能下降,8个分项指标得分均低于全样本均值,资金融通性最为薄弱
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领域合作
  • (一)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
  • (二)科技“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 (三)数字“一带一路”建设亮点纷呈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