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群团组织与诉源治理
作者:
曹玲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532字
所属图书: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台州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0.108-122
王春光
摘要:
群团组织通过将自身改革嵌入市域社会治理的创新中,真正将台州“和合”精神运用到社会治理中,将社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通过“义家”平台得到充分发挥,将人民群众的矛盾通过“义家”平台进行有效预防和化解。群团组织引领社会组织通过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疏解社会矛盾,培育了人际信任与社会和美的氛围,为社会治理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义家”还为企业、爱心人士、社区居民搭建了志愿服务和奉献爱心的平台,形成了“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方式,有效推动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增进了人人“和合”,达成了彼此“共享”的目标。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治理现代化
群团组织
市域
诉源治理
“义”家
作者简介:
曹玲:
相关报告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及其动力机制
市域社会治理的枢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
市域社会治理之法治建设
社会组织与“和合”善治
市域社会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的“以合求和”
基层网格治理探索
智治支撑:定位、布局与特征
智治建设:支撑条件与发展趋势
社会风险和矛盾纠纷的基层治理化解之道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无讼”建设
·
第二节 重构枢纽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实践超越
激活平台优势,健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机制,以新机制消解新隐患,增强对社会治理的有效参与
创造机制、形成合力、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实现最优工作模式
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精准提供服务,以新理念激发新活力,创新基层服务模式
实现对社会组织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破解了群团组织“机关化、行政化”和社会组织“零散化、无序化”等问题,真正实现社会各方力量协同治理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超越领导意志,用制度化确保基层创新的长效动力
探索将群团组织引领的枢纽平台形成合法化的实体社会组织,确保社会资源和服务供给的合法高效
不断厘清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充分激发各类组织的活力,构建多元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