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1~2020年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研究

作者:
高晶 于凯丽 徐奥铭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1734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20~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索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自测心理健康评定子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亲社会行为测量问卷,对1756名北京市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平均分为67.9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北京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户籍所在地、月收入水平以及主观社会阶层等人口学变量的影响。(3)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亲社会行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可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即亲社会行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关键词:

心理健康亲社会行为北京市居民一般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

高晶: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

于凯丽:于凯丽,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

徐奥铭:徐奥铭,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一)抽样与调查
  • (二)研究工具
研究结果
  • (一)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
  • (二)不同特征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 (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
  • (四)心理健康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对策与建议
  • (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 (二)加强宣传教育,纠正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偏见
  • (三)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 (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干预服务
  • (五)增加亲社会行为,增强一般自我效能感
  • (六)关注年轻人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