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居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调查报告(2021)

作者:
陈珊 赵一达
出版日期:
2022年8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072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21~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了解北京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其社会心理服务需求,本报告对1822名北京市常住居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5.9%的居民具有心理不良倾向。对于新冠肺炎疫情,51.5%的居民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不良情绪对生活有一定的影响,绝大多数居民对新冠疫苗持信任态度,部分居民担忧新冠肺炎疫情的外来传播和病毒变异带来的风险。在社区心理服务内容需求方面,居民最为期望的是社区能向居民提供因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情绪与行为问题方面的帮助,选择率为35.2%。另外,居民希望社区提供自我认识、子女教育与亲子关系、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服务;期望社区提供便利性和私密性的心理服务方式;期望政府加大普及心理知识的工作力度、加大社会心理服务资金投入、增加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社会心理服务内容等。本报告对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心理健康社会心理服务北京市居民

作者简介:

陈珊: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居民心态。

赵一达:硕士,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促进中心研究实习员,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态。

文章目录
·北京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前年略有提高
居民的心理困扰和心理求助行为
  • (一)工作与职业发展、家庭和人际关系是居民主要的心理困扰来源
  • (二)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心理困扰:绝大多数居民对新冠疫苗持信任态度,部分居民担忧新冠肺炎疫情的外来传播和病毒变异带来的风险
  • (三)居民在解决心理困扰时以自我调节为主,寻求专业帮助为辅
居民对社区心理服务的需求和现有服务的评价
  • (一)居民最期望社区提供自我认识、家庭关系、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指导服务
  • (二)居民期望便利性与私密性并存的社区心理服务形式
  • (三)居民对现有社区心理服务满意度为中等偏上水平
  • (四)居民对政府提升心理服务水平的期望
促进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居民关于心理困扰的专业求助行为
  • (二)加大社会心理服务的资金投入,完善资金投入与运用机制
  • (三)紧扣社会需求,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整合性和精准性
  • (四)完善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心理援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