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7~2020年北京市居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作者:
杨智辉 李正仁 杨舒雅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5966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20~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调查以1775名18~70岁北京市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北京市居民社会心理服务满意度、社会心理服务需求以及应对心理问题的态度与行为,探讨了性别、年龄、婚育状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与月收入、家庭所在地、户籍所在地、所在市辖区以及主观社会阶层等群体差异。并与2019年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状况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北京市居民对社会心理服务满意度较高,相比于2019年有所提升。其中,60~70岁居民的社会心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40~59岁;城区居民对社区的社会心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郊区居民;北京户籍居民的满意度显著高于非京户籍居民;主观社会阶层为上层的居民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中层、下层,中层显著高于下层。北京市居民对社会心理服务站的需求较为强烈,对心理咨询室、免费心理咨询的需求最高,对精神卫生专业类、个人成长类、亲子教育类服务的需求频率集中在一月一次及更高。北京市居民应对心理问题的态度与行为较为积极,在应对心理问题求助态度上居民的求助意愿处在较高水平,接近90%的居民持有积极的求助态度,相比于2019年大大提升,在婚育状况、户籍所在地、受教育程度、工作状态与月收入、主观社会阶层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北京市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社会心理服务站求助态度与行为

作者简介:

杨智辉: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生态环境与个体发展。

李正仁:李正仁,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

杨舒雅:杨舒雅,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 (一)北京市居民社会心理服务满意度分析
  • (二)北京市居民社会心理服务需求分析
  • (三)北京市居民应对心理问题态度与行为分析
·结论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