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网络社区参与的个体化

作者:
董敬畏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字数:
32562字
所属图书:
流动人口网络社区的文化认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讨论农民工城市嵌入和网络社区参与的个体化。农民工群体在时空抽离背景下进入城市,在城市的融入和认同过程中遭遇困境,这种困境导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自我隔离并形成“城市村落”与“都市乡民”。即使他们参与网络社区的活动,也依然是在网络社区延续实际中的生活习惯,即依然按照血缘、地缘、业缘的模式活动,从而网络社区成为一种“虚拟村落”。这种“虚拟村落”的嵌入方式并不能解决农民工群体现实中的漂泊。
关键词:

农民工流动人口网络社区文化认同网络参与

作者简介:

董敬畏:社会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MSW);先后在《社会》、《青年研究》、《学术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近年来多以流动视角为切入点,关注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董敬畏 社会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MSW);先后在《社会》、《青年研究》、《学术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近年来多以流动视角为切入点,关注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时空抽离与文化认同困境
·第二节 作为“村落”的网络社区
第三节 群体特性与网络社区的关系
  • 一、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结构规定性
  • 二、农民工群体特性与网络社区的关系
  • 三、农民工群体身份与社会公共性重构
第四节 个体化的网络参与
  • 一、个体化:一种分析视角
  • 二、当代农民工的个体化
  • 三、农民工的个体化网络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