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报告(2021)

作者:
顾海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3330字
所属图书:
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推进“三医”联动的有效举措。我国药品招标采购已经走向常态化制度化,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启动相对较晚,一些特定病种如冠心病、尿毒症等所用高值医用耗材费用成了患者的沉重负担。现阶段,我国从采购方式这一环节入手,积极探索,全国统采、跨区域联合采购等模式多管齐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采购机制也在不断开创医用耗材采购管理的新格局,使医疗费用降低,患者得到实惠。然而,实践中也存在招标采购制度主体错位、医用耗材质价相互分离、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中标品种及目录不全以及招标采购时间跨度大、流程复杂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落实医用耗材采购用量,完善招标采购长效机制,同时优化医保准入制度及医保支付政策,加强监管并加快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关键词:

招标采购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作者简介:

顾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市人,理学硕士,2000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南京大学首届管理学优秀博士后出站,2002年被评为南京大学教授。曾任(2002~2006)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现任政府管理学院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带头人、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点负责人,中国医疗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价格协会医药分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咨询专家,国家卫计委药品采购咨询专家。曾任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农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教育部等部委课题多项。200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公共卫生学院、美国农业部经济局、联合国食品政策研究所进行走访。发表文章150多篇,其中发表CSSCI论文80多篇,主编包括教育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专著5部,获江苏省政府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次。研究领域为医疗保障、卫生政策与医疗管理、互联网医疗与大健康管理。顾海教授于2006年执教于南京大学后,领导其研究团队向教育部申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点并获得成功。这是目前江苏省在卫生管理领域唯一的博士点。从2016年起,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还将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继续深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继续为社会输送优质的稀缺资源。2010年,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顾海教授担任中心主任。这是南京大学第一个卫生管理与政策领域的研究机构,特别注重青年学者的培养与发展。

文章目录
·医用耗材招标采购背景和意义
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的政策演变
  • (一)2000~2003年:探索阶段
  • (二)2004~2008年:试点阶段
  • (三)2009~2014年:规范阶段
  • (四)2015年至今:转型阶段
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的发展现状
  • (一)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现状
  • (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的特点
  • (三)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的典型模式
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的地方经验:以南京为例
  • (一)南京市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政策
  • (二)南京市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模式
  • (三)南京市医用耗材招标采购成效
  • (四)南京市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全流程监管
  • (五)南京市医用耗材招标采购经验
医用耗材招标采购中的主要问题与展望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