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4~2019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民间机构共建共管的公益示范——四川唐家河白熊坪公益保护站

作者:
刁鲲鹏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18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9~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公益保护模式,即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山水)与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立的“共建共管”的白熊坪保护站模式。该模式是在保持政府持有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引进外部机构共同开展管理,依靠轮转的年轻志愿者驻站开展工作。保护站首期合作为期5年,自2014年开始建站运营,其间经历数次调整,整体运行良好。2019年合同期满,山水策略调整重心转为开展社区工作。原白熊坪保护站团队组建青野生态,继续运营白熊坪保护站。该保护模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推广性,文中对该模式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反思与建议,希望对基层自然保护站的运营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志愿者保护区公益保护共建共管

作者简介:

刁鲲鹏:生态学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青野生态负责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前项目官员,首任白熊坪保护站站长。自2014年至今,为白熊坪社会公益保护站项目的负责人,有丰富的保护区工作经验,擅长动物学研究与写作。

文章目录
·背景
治理及管理模式
  • (一)管理依据
  • (二)管理架构
保护和管理措施
  • (一)巡护监测
  • (二)科学研究
  • (三)自然教育
·资金来源和可持续运营措施
·保护管理成效
可供参考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成功经验
  • (二)问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