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离海不离港——海南岛环三亚河口的渔港空间重构与海洋社会治理
作者:
区缵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4819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2.261-287
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摘要:
岛屿港口城市的“村—港”关系从合一到分离,是三亚疍家渔民从上岸定居到面对“失海、失船、失港”的过程。在“村—港”合一时期,疍家人采取“海陆两栖”的生活方式。港口发展商港、客港乃至旅游港,疍家人“海陆两栖”生活方式的延续性与港口新兴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开始的磨合升级到后来的冲突状态。当“村—港”进入分离过程,疍家人既要面对船—港分离,也要面对家—港分离,生产生活乃至心态都发生很大改变。“村—港”关系向一体化进程迈进,疍家人由此得以“离海不离港”。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空间重构
港口城市
作者简介:
区缵: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
相关报告
论偏远渔村的空间转向与空间重构——以舟山市葫芦岛村为例
北京社会治理——朝阳区探索“法治、自治、共治”型社区治理模式(2010~2014)
山东省宁阳县:打造“五位一体”县域社会治理新模式(2010~2014)
山西洪洞县:“六城同创”创新社会治理创优城市形象(2011~2014)
贵州清镇市:“四位一体”推进诚信体系建设(2011~2014)
上海市嘉定区:建立睦邻点推动居民自治(2007~2014)
2014年关于社会治理发展历程及实践的国际借鉴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创新——以上海为例
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京发展及参与治理现状研究
北京市行业协会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文章目录
·
岛屿港口城市的渔港空间重构
·
海陆两栖:村—港合一时期的社会治理
“混沌”的港口:村—港分离时期的社会治理
(一)船—港分离
(二)家—港分离
·
离海不离港:村—港一体化趋势的社会治理
·
结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