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1年中国“五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研究——以红色基因教育为例

作者:
何宁 王丽 王雨晴 陈煦海 吕明凯
出版日期:
2021年12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190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陕西省地域特色,结合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品牌实践活动,编制了“五老”参与红色基因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和青少年参与红色基因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通过分层抽样抽取陕西省4180名“五老”与64872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五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结果发现:①“五老”参与的红色基因教育效果良好,“五老”与青少年双方在认知、情感与行为等维度给予红色基因教育较高评价;②青少年对红色基因教育效果在认知、情感与行为等维度存在年龄差异和地域差异;③“五老”和青少年双方均期待进一步提升红色基因教育;④教育者(“五老”)和受教育者(青少年)在红色基因教育的认知效果和提升期待上有显著差异,其中,“五老”认为认知效果更好,而青少年则更期待进一步提升红色基因教育。本研究为如何有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关键词: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关工委红色基因“五老”

作者简介:

何宁:心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研究员、课题小组负责人。

王丽:心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雨晴:心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煦海:心理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研究员。

吕明凯: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省关工委副主任。

文章目录
·红色基因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的质性和量化研究
  • (一)“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的质性研究
  • (二)“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的量化研究
“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总体效果良好
  • (二)“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效果存在差异
  • (三)“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的成功模式
  • (四)“五老”参与青少年红色基因教育的实际困难
“五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改进建议
  • (一)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强领导,推进协作,以点带面,深入基层
  • (二)加强“五老”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三)协助“五老”系统深入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探索不同学段工作特色,提升“五老”的教育辅导能力
  • (四)引导营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助力“五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