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探索完善社会力量动员机制

作者:
戴一鸣 苗月霞
出版日期:
2022年4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3003字
所属图书:
社会力量动员机制探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力量逐渐成为政府的联动伙伴,在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和高度威胁性等特点的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应急管理时间紧迫、所需资源多、协调压力大,必须广泛动员,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释放整个社会的潜能和力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合力。

本文着眼于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尝试厘清其内在逻辑,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社会力量激励与保障机制的现状;通过梳理不同时期的相关政策法规,总结社会力量激励与保障机制的特征与发展脉络,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社会力量突发事件应对激励与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

戴一鸣: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长期从事公共管理、人事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组组长或执行组长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大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出版《管理与组织研究常用的60个理论》(合著)等学术专著;在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中国人事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

苗月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公共管理专业博士后。长期从事公共管理、人事制度和人才政策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部级及地方政府委托课题,独立或合作出版了《人才特区建设研究》、《澜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究》、《文献计量视角下的全球基础研究人才发展报告(2019)》、《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报告》(2020、2021、2022)等著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激励机制
  • 制度激励
  • 物质与服务激励
  • 技术激励
第二节 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机制
  • 制度保障
  • 资金保障
  • 技术保障
第三节 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政策分析
  •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政策分析
  •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政策分析
  •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政策分析
第四节 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社会力量动员机制:问题与优化策略
  • 社会力量动员参与应对突发事件激励保障机制的问题
  • 激励保障社会力量动员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国际经验
  •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激励保障机制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