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等。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力量逐渐成为政府的联动伙伴,在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和高度威胁性等特点的新冠肺炎疫情,政府应急管理时间紧迫、所需资源多、协调压力大,必须广泛动员,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释放整个社会的潜能和力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合力。
本文着眼于突发事件应对中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尝试厘清其内在逻辑,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社会力量激励与保障机制的现状;通过梳理不同时期的相关政策法规,总结社会力量激励与保障机制的特征与发展脉络,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