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区域、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背景下,不同层次学校的小班化改革是否都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业和认知发展,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借助多水平模型发现,师资力量的差异会对不同班级规模的教学效果产生调节效应。对于师资力量较强的城镇地区学校,小班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对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大班教学能够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产生正面影响,但大班教学的正面影响会随师资力量的增强而减弱。这背后的逻辑可能在于,农村地区的小班是被动形成的,大班是自发形成的,集聚效应占主导;而城镇地区的小班则是学校为追求因材施教主动设立的。本文据此提出一个学校选择-筛选模型,认为削减班级规模首先需要为师资薄弱地区引入教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