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社会文化治理的实践——基于大理滇沙的观察

作者:
李佳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字数:
30823字
所属图书:
乡村社会的文化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大理州剑川县滇沙古镇为例,力图通过对田野点村民的日常生活的考察分析文化治理的内在结构和运行逻辑。滇沙核心区由兴教寺、四方街、魁星阁戏台组成,商业介入后,在政府、资本市场和本地人围绕兴教寺及其周边核心空间的争夺中,可以看到空间治理的权力关系。在民间信仰方面,寺庙有着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民间仪式的组织过程则反映了乡村社会自组织的系统。最后本文指出,政权组织向乡村扩张、与乡村既有组织结构兼容的过程是对传统“绅治”的弱化和替代,并反思了运动型治理中民众的角色。
关键词:

基层治理空间治理地方秩序民间传统

作者简介:

李佳: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致力于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等多项,著有《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农民经济合作的行为逻辑与动力机制》《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等,在《中国农村观察》《东南学术》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田野点的锚定
  • 为什么是滇沙
  • 发现滇沙
  • 因流动兴起的集镇
第二节 空间的表征与治理
  • 功能性与虚拟性界定的边界
  • 公共生活场所与中心
  • 兴教寺:一个被反复叙述和争夺的场域
第三节 众神庇佑下的秩序建构
  • 本主庙中的神谱、秩序与规训
  • 仪式的协作中的公共生活与集体记忆
第四节 “公开”与“隐藏”的治理文本
  • 被凝视的文化和被选择的遗产
  • 滇沙的基层政治样态
  • 规训、动员与弱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