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借”到“雇”:互助合作与逐利的家庭
作者:
赵爽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3152字
所属图书:
城市化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6.35-61
赵爽
摘要:
本文从市场力量层面分析了凡村村改居工程的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市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在凡村踏出了第一步,这可以从这一时期凡村原公社企业转包给个人的现象的广泛出现中看出端倪。农业市场化与商品化所带来的非粮食作物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例如凡村从1990年开始普遍种植大葱这种经济作物。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体现在凡村农业机械化、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市场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村落邻里和亲属传统人际关系的瓦解作用在凡村的实证资料中也有所表现。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农村市场
人际关系
商品经济
农业机械化
作者简介:
赵爽:
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教师,社会学博士,高级社会工作师。
相关报告
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与江南的比较
环境、市场与农民选择——清代及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生态关系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研究
深入实际,在改革中作创造性的研究——在“經济体制改革中人口与就业問題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
费孝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就业趋势
机手与麦客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农业机械化助推乡村振兴研究——以陕西丘陵山区为例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公社企业转包与个体户出现
·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副业发展与公共服务完善
·
第三节 家庭就业模式转变:非农就业与女性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