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业机械化助推乡村振兴研究——以陕西丘陵山区为例

作者:
张应武 高媛 江小容 桑兴岳 张旭锋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787字
所属图书:
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陕西是丘陵山区大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条件较差,陕南、陕北、关中地区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阻碍着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为破除发展瓶颈,陕西需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丘陵山地农机研产推用一体化发展,加大丘陵山区农机具购置补贴,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增强实用农机技术培训,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

陕西农业机械化乡村振兴丘陵山区

作者简介:

张应武:陕西省农机化发展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化。

高媛:陕西省农机化发展中心生产指导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机化发展。

江小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经济管理。

桑兴岳:陕西省农机化发展中心生产指导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机社会化服务。

张旭锋: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陕西省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合作经济。

文章目录
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必要性
  • (一)农业机械化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 (二)农业机械化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三)农业机械化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 (四)农业机械化是加快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纽带
陕西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区域实践和主要做法
  • (一)区域实践
  • (二)主要做法
陕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耕地条件较差,宜机化改造难度大
  • (二)种植制度复杂多样,适用机具研发困难
  • (三)宜地农机研发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
  • (四)推广机构基础薄弱,农机农技人才缺乏
  • (五)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服务模式单一
国内外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经验
  • (一)日本微耕农业
  • (二)重庆多措并举“改地适机”
  • (三)湖南郴州创新研发“专精特新”农机
  • (四)浙江聚力补齐丘陵山区和设施农业装备短板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适配发展的建议
  • (一)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
  • (二)搭建平台,推进丘陵山地农机研产推用一体化发展
  • (三)强化扶持,不断提升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
  • (四)加大培育,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 (五)试点示范,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 (六)加大培训,增强实用农机技术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