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南沙“一区两站”高铁站点更名、打造大湾区交通枢纽的调研报告

作者: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7505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3)
摘要:

独有的高铁“一区两站”格局是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南沙在国内外认知度和影响力的重要窗口。但现有的高铁站点名称与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枢纽定位、空间格局不相匹配,也不能显示南沙“一区两站”的配置优势,有必要尽快启动对区域内两座高铁站点的更名工作。从将高铁站名作为凸显南沙空间地理格局的地理标识思路出发,建议分别更名为“南沙北站”与“南沙南站”;从南沙在大湾区中的交通枢纽地位和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平台思路出发,建议以“南沙港科大站”与“南沙枢纽站”进行重新命名。

关键词:

南沙大湾区交通枢纽地理空间识别

作者简介:

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课题组:课题组成员:谭苑芳,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理事长;涂成林,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为城市综合发展、文化科技政策、国家文化安全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习文,博士,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周雨,博士,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讲师;于晨阳,博士,广州大学博士后;臧传香,博士,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执笔人:谭苑芳、应习文。

文章目录
南沙现有高铁站点更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南沙高铁站点原站名与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定位、空间格局不相匹配,也不能显示“一区两站”的配置优势
  • (二)庆盛村作为微观地理位置名称存在天然缺陷,以庆盛村为基础设置高铁“庆盛站”造成了地理空间识别混乱,难以发挥高铁站名的标识引领作用
  • (三)从政策法规许可和经济成本效益综合评估,南沙高铁站点更名工作是完全切实可行的
  • (四)国内其他交通站点设施更名的成功案例证明,南沙推进高铁站点更名工作非常必要也十分可行
尽快启动南沙高铁站点更名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高度重视南沙高铁站点的更名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尽快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 (二)积聚各方力量协调推进,争取将更名工作列入实施《南沙方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 (三)南沙“一区两站”高铁站点更名的两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