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持续推进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研究

作者:
李娜 张倩 天莹
出版日期:
2023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798字
所属图书: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是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任务,也是内蒙古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内蒙古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土地荒漠化沙化治理、持续加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不断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林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系统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应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从构建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林草队伍建设、推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人口布局等方面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

关键词:

生态安全系统治理内蒙古黄河流域

作者简介:

李娜: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

张倩: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管理、产业经济。

天莹: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

文章目录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成效
  • (一)科学推进土地荒漠化沙化治理
  • (二)持续加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 (三)开展节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四)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
  • (五)积极推进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
  • (六)不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制度建设
  • (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管理能力
存在的问题
  • (一)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并存
  • (二)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滞后
  • (三)队伍建设与生态保护和修复要求不匹配
  • (四)林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 (五)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修复的思路
  • (一)加强黄河流域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高效的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
  • (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 (三)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制度创新,完善地区协同治理体制机制
  • (四)多措并举加强林草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
  • (五)加快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多元化实现路径
  • (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黄河流域高标准治理提供重要保障
  • (七)优化人口布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