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群协同发展内涵、问题及治理机制

作者:
汪彬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1453字
所属图书:
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产业分工视角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城市群通常是一国人口密集居住区、产业聚集区、创新核心区,城市群的经济社会指标是体现本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目前世界公认的六大城市群为: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国内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70%以上的人口,贡献了8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可见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显而易见,未来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将以城市群为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将城市群作为城镇空间发展的主要形态,如美国区域规划协会的America2050规划了11个大城市群,日本政府确定了10个都市圈发展规划,欧盟也有类似的城市群规划。近年来,我国陆续制定了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发展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群是今后我国城镇格局的主体形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汪彬: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政府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公共经济研究会理事,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工程项目组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在权威报纸和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功能定位及畅通循环机制研究”和青年项目“产业分工视角下大城市群协同发展问题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执行者编写沿边开放报告蓝皮书,主持或参与编写学术专著和干部培训教材10余部。在中央党校主体班次讲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制度创新制度探索”“地方政府投融资困境与出路问题”“华为遭遇制裁与产业安全反思”等课程,曾任贵州黔南州长顺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区域竞争进入城市群协同发展阶段
  • 从空间经济理论看城市群协同发展
  • 从国际竞争形态看城市群协同发展
  • 从国内空间结构看城市群协同发展
第二节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涵及治理特性
  • 城市群协同发展基本内涵
  • 国外城市群协同发展理论
  • 城市群协同治理的特殊性
第三节 城市群协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城市群治理机制顶层设计不足
  • 城市群的区域规划政策碎片化
  • 缺乏要素自由流动机制设计
  • 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不健全
  • 缺乏匹配现代化目标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
  • 区域市场一体化
  • 交通设施一体化
  • 产业协作一体化
  • 公共服务一体化
  • 生态环保一体化
第五节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主要实现机制
  • 明确一个“核心”
  •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 发挥市场主体功能
  • 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