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历史视阈下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作者:
何祎金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5028字
所属图书:
中俄现代化中的城市发展:变迁与治理
摘要:
中国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受限于认识论和历史材料的影响,古典社会学阶段韦伯对中国城市的阐释并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的全貌。尽管近现代的城市化进程在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形态下发展迟滞,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城市化求索展现了极强的韧性与自主发展的能动性。立足人口基数庞大与资源环境相对脆弱的现实国情,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既不同于西方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又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进程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路相互交织。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城镇化率的跨越式发展,并经历了从速度型城镇化向质量型新型城镇化的转变。新型城镇化嵌入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空间结构的优化突出城镇和城市群,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致力于营造绿色、智慧与人文的新型城市。
关键词:

中国以人为本城市文明速度型城镇化质量型新型城镇化

作者简介:

何祎金: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英国萨里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站博士后,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学理论、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志愿服务理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文章目录
·历史时空中的“中国城市”:从古代到近代
·停滞的理想类型:西方话语中的“中国城市”
城市化的现代求索: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 (一)小城镇、大问题:以城镇为载体的城市化
  •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