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梳理回顾了世界主要低生育率国家实施的生育支持或激励政策,总结归纳了这些政策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既有政策的得失,并结合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初步探讨了既有政策实践对中国现阶段提振生育水平的启示。研究指出,灵活工作安排和休假制度是提振生育水平的成本—效益型措施;低价、优质、覆盖全面的托育服务对解决育龄女性在兼顾工作与家庭中面临的特殊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是支持和推动育龄人群实现意愿生育水平不可或缺的力量;相比之下,生育奖励等直接的转移支付类措施对提振生育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基本不影响队列或长期生育水平,且这类政策实施成本高,直接产生巨大的财政负担,限制了其政策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有效的生育支持政策往往是综合多方面、多领域协调推进的政策组合,能够有效解决阻碍育龄人群适龄婚育的难题。研究建议,在深入调研当前中国生育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为年轻人实现个人发展与适龄婚育、家庭发展扫除障碍,并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推动人口长期均衡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