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技术革命、数字化、数字创意产业与就业变动

作者:
李嘉珊 李小牧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4957字
所属图书:
数字创意产业的就业问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18世纪至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共经历了六次技术革命。历次技术革命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整体市场格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劳动力市场受到极大冲击。尤其是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传统行业不得不面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结构变化、工资与福利降低以及企业成本优势逐渐消失等挑战;另一方面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激发了更多就业的可能性。数字技术不断融入各个领域,众多新兴行业诞生,数字技术与文化的结合就催生了数字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创造资源的同时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非标准就业、“数字劳动”等新就业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革命就业变动数字创意产业

作者简介:

李嘉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交叉学科国际文化贸易学科负责人,首都国际服务贸易与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兼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优秀教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客座研究员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专项委托项目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采纳。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其中《国际文化贸易论》获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2017)”论著类二等奖。作为主编策划、组织、编撰“‘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文化市场研究系列丛书”,“首都文化贸易蓝皮书”系列,发表学术论文《‘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等30余篇。

李小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及服务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和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两区”建设)创新中心主任。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等近20项。主编《文化贸易蓝皮书:中国国际文化贸易发展报告》,出版专著《欧元: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矛盾与挑战》等近10部,发表学术论文《文化保税区:新形势下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等30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历次技术革命对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 对劳动者地位与收入的冲击
  • 对劳动者创新和技术水平的冲击
  • 对劳动者就业状态的冲击
第二节 传统行业在数字化中面临的挑战
  • 就业岗位数量减少
  • 就业结构变化明显
  • 工资与社会福利降低
  • 企业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第三节 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创造就业条件
  • 数字化为岗位的创造提供可能
  • 数字化提升企业招聘效率
  • 数字化推动从业者学习新技能
  • 数字化加快非标准就业岗位的出现
第四节 数字创意产业岗位的变动及发展
  • 数字创意产业——科技与文化的结合
  • 岗位价值的低估
  • 数字创意产业就业新形态——“数字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