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的宁夏实践:历程、形势及战略对策

作者:
王林伶 陈蕾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063字
所属图书:
中国西北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对宁夏现代化历程及实践的阶段、特征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划分和总结,又对新征程中宁夏现代化面临的能源短缺、种养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要开辟新通道、构建安全高效的煤炭运输通道,要完善内循环网络、形成连线成网的大格局,以保障资源供应体系不断健全;要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空间,防止“人畜争粮”“粮经争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加有效有力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

关键词:

能源通道中国式现代化粮经争地宁夏实践

作者简介:

王林伶:毕业于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专业,理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负责人、副研究员,兼任城市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一带一路”与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阿经贸文化与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能源、生态、旅游)、资源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自治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专家、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第二届特约监察员、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第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规划项目、智库课题、重大现实问题项目、社会招标等课题4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软科学项目、社会委托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及主编图书9部;在《城市问题》等核心期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著作、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及省部级表彰8项,获得各类先进与优秀工作者称号20余次;有20余篇研究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与转化。自2010年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社会招标课题、院级课题21项;参与各类课题项目23项;在《城市问题》《开发研究》《宁夏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奖论文10多篇,其中省级“一等奖”1项;有6篇研究报告获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与批转;获各类先进与优秀工作者7次。先后赴阿联酋、约旦等中东国家访问与交流,2016年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

陈蕾: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文章目录
现代化的产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
  •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特色:人类文明新形态
宁夏现代化的实践历程、成就与特征
  • (一)宁夏现代化的探索初创时期(1949~1977年)
  • (二)宁夏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时期(1978~2011年)
  • (三)宁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
宁夏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 (一)现代化发展与煤炭能源短缺问题
  • (二)“人畜争地”“粮饲争地”“粮经争地”的矛盾
宁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煤炭运输通道,保障资源供应体系
  • (二)防止“人畜争粮”“粮经争地”,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