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与路径选择
作者:
刘伟丽
陈腾鹏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6115字
所属图书:
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1.294-303
刘伟丽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与潜在发展问题,然后介绍了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发展路径选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示范效应
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
开放型经济导向
作者简介:
刘伟丽: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中国质量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陈腾鹏:
深圳大学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经济特区:发展型国家理论的区域实践
中外经济特区的内涵与外延
社会转型可借鉴经济转型
以重点企业为突破口,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
深圳企业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研究
经济特区的动态演进与中国发展道路
中外经济特区理论与实践的范式选择
中外经济特区发展情况比较研究
中外经济特区类型与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外经济特区功能与使命比较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与潜在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极到均衡发展趋势
开放型经济导向
中国特色经济特区发展的潜在问题
第二节 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发展路径选择
充分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竞争优势
探索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
持续增强经济特区溢出与示范效应
推进经济特区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
打造经济特区“双循环”引擎
加强中国特色经济特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