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与农业生产实践

作者:
张治东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27721字
所属图书:
传统农耕与乡村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黄河流域宁夏段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技术体系,包括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生态保育技术、农业环境治理技术、自然灾害防御与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并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结合,探索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在黄河流域进行推广,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生态保护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传统农耕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张治东: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编审,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和村落文化研究。在《农业经济》《宁夏社会科学》《民族学论丛》《渤海大学学报》《宁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宁夏日报》等报纸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论文奖3项。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功能定位
  • 道法自然的生态禀赋和开源节流的生态理念
  • 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畜牧业发展理念
  • 崇尚以乡规民约为约束的乡村礼仪
  • 珍惜土地,用养结合,集约经营,注重以精耕细作为核心的农耕体系建设
  • 重视生态种养,通过选种培育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
  • 注重不违农时的种养观,遵循节气对农耕活动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影响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因素分析
  • 影响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历史客观因素
  • 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观人为因素
第三节 将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嵌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 树立法治观念,从立法的角度对现有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
  • 找准定位,在政策导向和具体管理上对传统农耕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
  • 系统解析、科学评估,对遗产地生物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
  • 嵌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单元生产能力
  • 融入生态旅游体系建设,增强文化传承功能
  • 实施种源保护,加强对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 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