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提升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绩效的对策建议

作者:
曹莉萍
出版日期:
2024年2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4029字
所属图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拥有80%以上塑料垃圾的海洋垃圾“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为建设拥有干净美丽近岸海域的上海海湾,根据陆海统筹原则,上海不仅需要推进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末端治理,减少海洋塑料垃圾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还需要从陆上杜绝塑料垃圾向近岸海域泄漏的风险。通过对上海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现状的全方位分析以及梳理相应的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措施发现,上海在海洋塑料垃圾监测调查技术设备和数据质量、溯源合作治理、新塑料经济转型激励、郊区回收基建、禁限塑违法成本等方面面临挑战,这些问题阻碍上海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绩效提升。基于总结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国际经验与案例,本研究建议,上海提升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绩效需要从对标国际监测指南,提升塑料污染评估能力;数字赋能塑料溯源,试点入海塑料补偿机制;构建海洋新塑料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参与;加大郊区塑料治理投入,提高禁限塑违法成本这四方面入手,构建从陆上到海湾的区域塑料治理体系,实现塑料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关键词:

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塑料泄漏塑料垃圾治理

作者简介:

曹莉萍: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和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比较、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气候治理与低碳发展。

文章目录
上海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现状
  • (一)近岸海域三类海洋垃圾中海滩垃圾问题依然严峻
  • (二)渔业塑料垃圾占海底塑料比例最高且监测难度大
  • (三)漂浮微塑料负面影响逐步显现,成为新关注重点
上海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措施及面临的挑战
  • (一)治理措施
  • (二)面临挑战
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国际经验与案例
  • (一)全球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的倡议和行动计划
  • (二)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经验与案例
上海近岸海域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绩效提升策略
  • (一)对标国际监测指南,提升塑料污染评估能力
  • (二)数字赋能塑料溯源,试点入海塑料补偿机制
  • (三)构建海洋新塑料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参与
  • (四)加大郊区塑料治理投入,提高禁限塑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