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策略研究

作者:
齐康 金颖 孙腾 胡静 赵敏 李宏博
出版日期:
2024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2027字
所属图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具有极强的协同效应,“无废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减量化、再利用、零填埋的内涵,可从源头上发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效应。本文主要基于上海市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针对协同推进“无废城市”与碳减排的瓶颈问题,结合国家和本市“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总体要求,研究提出本市协同推进“无废城市”与碳减排的关键路径,包括源头推动减量,加强废钢、废弃油脂、废弃塑料等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末端强化协同处置,推进污泥固废、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废弃物与煤电锅炉、冶金高炉等生产设施协同焚烧处置;推行绿色生活,尤其是加强快递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等,以及落实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

碳减排双碳无废城市

作者简介:

齐康: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和低碳管理。

金颖: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消费。

孙腾: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固废管理。

胡静: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低碳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先后主持开展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

赵敏:博士,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和环境管理。

李宏博: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低碳技术评估。

文章目录
·“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政策要求
·上海协同推进“无废城市”与碳减排的现实需要
上海协同推进“无废城市”与碳减排的关键路径
  • (一)源头推动减量,强化废弃资源循环利用
  • (二)末端协同处置,加强减污降碳统筹推进
  • (三)推行绿色生活,强化消费降碳减废协同
·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碳减排的短板和瓶颈
·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