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与评价

作者:
梁林 薄亚茹 厉智慧
出版日期:
2024年3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1002字
所属图书:
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才是支撑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力量,京津冀地区要想实现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人才支撑环境,增加和提高京津冀地区人才数量和质量。基于此,本报告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包含政府—产业—大学三个子系统的人才支撑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人才支撑体系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三地政府—大学—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之间存在差距,具体来说,北京协调度最好,河北次之,天津最差。基于此,本报告分析了导致京津冀地区人才支撑体系差距的原因。为了缩小这些差距,需要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和营造良好人才流动机制。

关键词:

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耦合协调度熵权-TOPSIS法

作者简介:

梁林: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薄亚茹: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厉智慧: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文章目录
文献综述
  • (一)区域人力资源评价相关研究
  • (二)三螺旋理论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设计及评价方法
  • (一)指标体系设计及数据来源
  • (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评价方法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评价结果
  • (一)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综合评价结果
  • (二)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人才支撑体系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
结论与建议
  • 1.完善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 2.营造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