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碳减排视角下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造纸产业的多国(地区)影响检验

作者:
解希玮 李芳芳 李凌超
出版日期:
2024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447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降碳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以世界造纸产业链为研究对象,以参与度和分工地位指标重新界定了价值链嵌入的准确内涵,进而从本质层面深入阐述了二者影响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与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SBM-GML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了2001~2021年42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低碳TFP和价值链嵌入水平及演变趋势,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察价值链嵌入对低碳TFP的总体及分阶段影响。结果表明:2001~2021年,世界造纸产业链上主要国家(地区)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虽稳步增长但彼此间差异较大,多数国家(地区)的低碳TFP增长源于技术进步,而仅有少数TFP高水平国家(地区)的技术效率指标同样呈现上升趋势;价值链分工地位对低碳TFP的提升存在1∶0.2643的显著促进作用;而参与度的低碳TFP效应呈现为以0.2095为门槛的非线性影响,且前一阶段具体表现为不显著的阻碍作用,越过门槛后则产生1∶0.1258的显著促进作用。对此,应从低碳TFP自身、价值链嵌入水平和其他经济因素三方面同步着手,以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双碳”战略实现为契机,有效促进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门槛效应低碳全要素生产率造纸产业

作者简介:

解希玮: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国际贸易、农林经济管理。

李芳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系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一带一路”贸易与投资。目前主要的学术兼职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带一路林草经贸国际合作中心副秘书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对外投资室主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材安全国家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投资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等。在《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宏观经济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经济评论》、《经济日报》、Journal of Sustainable Forestr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二著者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7部。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或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曾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学术奖励。

李凌超: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管理。

文章目录
·引言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一)GVC分工地位对低碳TFP的影响
  • (二)GVC参与度对低碳TFP的影响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一)主要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现状与趋势
  • (二)基准回归
  • (三)门槛效应检验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