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作者:
谭日辉 李金娟 包路林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478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3~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持续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治理创新之道,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推进社区基层治理现代化,应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用文化治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改善社区环境;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关键词:

基层治理优秀传统文化老旧小区改造居家社区养老

作者简介:

谭日辉: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北京城市管理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应用社会学等。主要代表作为《一个南方城市的空间社会学研究》(专著)、《北京社区治理机制研究》(专著)、《管理创新与政策选择——政府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研究》(合著)、《社会心态与民生建设研究》(合著)、《2020北京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合著)、《社会组织发展的深层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论文)、《留下、离开还是等待——流动人口城市化的群体分异及其治理》(论文)、《风险社会视域下的韧性城市建设研究》(论文)、《数字平台优化韧性城市建设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论文)等。

李金娟: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社区养老、文化养老、文化社会学。主要著作为《北京市社区养老照顾专业化资源配置研究》(专著)、《社区治理:价值匹配(NCT)分析方法》(合著)。主持“基于‘时间银行’的北京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创新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社区工作者思想动态研究”课题(北京市社工委民政局委托决策咨询课题),并参与其他部门委托各类课题多项,在《学习与探索》《北京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文章共计30余篇,曾获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国际老年学老年医学论坛论文优秀奖。

包路林: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城市规划、城市发展研究等。出版著作2部、在《社会福利》《城市发展研究》等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50余篇,主持“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的路径研究”“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与能力提升研究”等社区治理、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养老服务类重大项目或课题近200项。代表作有《社区治理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社会各方的角色与职责(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力量)》等。

文章目录
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 (一)建强基层党组织,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正确方向
  • (二)厚植人民情怀,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 (三)树牢服务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平台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用文化治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 (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持续赋能基层社区治理
  • (二)搭建多样化文化平台,发挥文化治理作用
  • (三)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的新趋势
打造社区美好生活,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
  • (一)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现状
  • (二)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建议
顺应老龄化社会趋势,持续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 (一)居家社区养老主要进展
  • (二)居家社区养老发展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