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论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作者:
刘秀峰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270字
所属图书:
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历史“实然”和未来“应然”的角度,提出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六大基本特征:在人口大国背景下,实现农村教育的普及化;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下,实现农村教育布局的就近化;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向下,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均衡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实现农村教育供给的普惠化;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下,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包容化;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实现农村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教育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简介:

刘秀峰: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农村教育、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著有《从道尔顿到杜郎口: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丰子恺的美育人生》《书院的复活:民国四川书院史》等3部著作。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史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编。研究成果曾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文章目录
在人口大国背景下,实现农村教育的普及化
  • (一)普及农村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目标
  • (二)普及农村教育的形式由非正规化转向正规化
·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下,实现农村教育布局的就近化
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向下,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均衡发展
  • (一)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 (二)大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三)将教师资源均衡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实现农村教育供给的普惠化
  • (一)由民办公助到国家全包,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普惠性发展
  • (二)强化政府在办学中的主体责任
·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念下,实现农村教育目标的包容化
·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实现农村教育的特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