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
张海超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43页
报告字数:
34567字
所属图书:
乡域治理现代化发展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04.18-60
黄振华
张海超
摘要:
学界现有对乡域治理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其对于乡域治理现代化的内涵、问题、举措的探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特别是,缺少对于乡域治理现代化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建构,难以衡量乡域治理的水平,从而为乡域治理现代化提供针对性的优化思路与措施。因此,在对乡域治理现代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积极实践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评估乡域治理效能的指标体系,对乡域治理的具体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各乡域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是推进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在乡域层面更好落实和帮助乡镇切实提升乡域治理水平的必要举措。本文探讨了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将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的具体内容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维度,并基于此建立一、二、三级指标,制定了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治理现代化
乡域治理
作者简介:
张海超:
相关报告
《乡域治理现代化发展报告》绪论
乡域党的建设
协同治理视阈下老旧小区治理研究
新时代、新机遇和新挑战
边疆民族事务精细化智理理念研究
2019~2020年深圳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创新实践与展望
1978~2020年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
贵州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调研与思考
比较与启示:X区与Y区的社区治理持续创新
2020年贫困治理中的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研究
文章目录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的选取及含义
(一)乡域经济建设
(二)乡域政治建设
(三)乡域文化建设
(四)乡域社会建设
(五)乡域生态文明建设
乡域治理现代化指标体系
1.集体经济发展
2.集体经济监管
3.发展水平
4.产业培育
5.招商引资
6.财税收支
7.财税管理
8.思想宣传
9.群团统战
10.党风廉政
11.理论学习
12.组织建设
13.队伍建设
14.文化基础设施
15.文化活动
16.文化传承与保护
17.文化资源开发
18.移风易俗
19.良风传承
20.基础设施建设
21.公共服务供给
22.应急管理
23.平安建设
24.民主选举
25.民主决策
26.民主管理
27.民主监督
28.民主协商
29.垃圾处理
30.污水处理
31.厕所革命
32.土地污染
33.水污染
34.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