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精准扶贫与农户发展——基于鄂东县三镇的经验分析
作者:
郑博文
阎妍
贺子新
张轩鸣
杨柳清
左静怡
刘晓宁
黄心烨
刘子微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4503字
所属图书:
在田野实践中发现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1.108-126
陈文超
摘要:
精准扶贫对农户社会生活的影响是理解中国反贫困实践的重要线索之一。鉴于既有研究对该议题缺少整体式的描写和结构性分析,本文以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精准扶贫实践及其对农户生活的具体影响为主题,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进行经验分析。文章的核心发现如下:精准扶贫在农户的基本生存、生活发展和经济盈利等方面对农户生活的影响受到政策目标的倾斜性和村庄原有资源格局的塑造。不同农户群体因精准扶贫战略而受益的程度不同,又会反过来深刻地影响村庄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这一变化趋势应引起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关注。
关键词:
农户
精准扶贫
村庄结构
作者简介:
郑博文:
阎妍:
贺子新:
张轩鸣:
杨柳清:
左静怡:
刘晓宁:
黄心烨:
刘子微:
相关报告
人情秩序使得熟人社会成为可能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中国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测度研究的研究综述
我国组织竞争与合作:农户、合作社与农业公司
对农业认识的误区
我国家户主义与进城创业组织运转研究导论
渭北旱塬农户生计调查报告
致贫机理:河南省农户致贫因素多尺度识别
脱贫机理:河南省农户脱贫的多尺度机理
农户农业保险认知与需求
文章目录
·
导论
精准扶贫的对象与精准扶贫制度的受益群体
(一)精准扶贫的对象识别
(二)精准扶贫的受益群体
精准扶贫与农户生活
(一)生存兜底型资源与基本生活保障
(二)发展型资源与发展能力增强
(三)盈利型资源与经济营收提高
农户生活与精准扶贫的制度困境
(一)贫困测量与制度瞄准对象的“隐性”排斥
(二)扶贫资源下沉中“过度”“不足”的实践形态
结论与讨论
(一)精准扶贫制度与农户生活
(二)扶贫资源下沉与村庄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