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基层政府数字技术应用的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的纵向案例分析
作者:
赖玺滟
周新民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3909字
所属图书:
数字治理评论(第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181-204
郑磊
郑跃平
摘要:
数字技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国家社会治理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对经典的TOE框架进行补充和调整的基础之上,利用纵向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该应用呈现初步应用、稳定应用和深度应用三个阶段,不同阶段中技术、组织、环境三类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不同;第二,政府部门的数字技术应用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上一阶段的应用会对下一阶段的应用产生反馈影响;第三,技术因素与组织因素、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而对实际的应用产生交互作用。文章从长期、动态的视角揭示政府部门应用数字技术的逻辑,并对TOE框架进行了丰富和扩展,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动态过程
数字技术应用
TOE框架
纵向案例分析
作者简介:
赖玺滟:
赖玺滟,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治理、技术治理。
周新民:
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主任。
相关报告
网络舆情的结构与过程
文章目录
·
引言
文献综述
(一)理论视角
(二)理论模型
(三)影响因素
(四)文献述评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案例选择
(四)数据来源
(五)数据编码
案例分析与发现
(一)初步应用阶段:技术支持、组织保障、环境诱发
(二)稳定应用阶段:技术推动、组织保障、正向反馈、环境激励
(三)深度应用阶段:技术推动、技术-组织-环境交互
·
案例讨论
·
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