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重要成长阶段,时刻面临各种成长的压力与挑战,也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因此,具备良好的心理抗逆能力对于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调查发现,广州在校青少年心理韧性总体处于中度水平,整体呈积极正向心态,其中青少年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积极显著影响,并存在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的问题。同时,青少年心理韧性不仅与个体自身因素相关,而且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维度的影响。从社会活动来看,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以及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均对青少年心理韧性有着正向作用。本报告从家庭、学校、社会支持以及社会实践等维度对提升青少年心理韧性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青少年广州 心理抗逆能力
吴冬华: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助理研究员、讲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志愿文化、参与及培训体系、青年思政教育与青年工作、志愿服务。
何艳棠:广州市团校志愿者工作部教师,研究方向为志愿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黄婷艺:广州市团校社会工作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等。
甘燕娴: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社会工作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困境儿童与青少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