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华文明统一性的边疆阐释
作者:
罗群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字数:
2426字
所属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148-152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摘要: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整体性视野和全方位、立体化的认识方法概括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五个突出特性不仅深刻阐明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更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本质、发展动力与发展逻辑。在论述“统一性”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 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
关键词:
文化传承
边疆
中国历史
中华文明
茶马古道
作者简介:
罗群:
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相关报告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与区域史研究的范式创新
边疆的空间性:“区域中国”的一种解释路径——基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的思考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和创新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基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从吐鲁番文书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一体两面之关系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及其世界意义
古代中国尚和传统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特性
文章目录
·
制度的统一性:大一统是维系边疆—内地政治统一性的根基
·
经济的统一性:边疆—内地双向统一大市场是内引外联的经济纽带
·
民族的统一性:中国历史整体性是边疆—内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