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边疆的空间性:“区域中国”的一种解释路径——基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的思考

作者:
黄达远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4588字
所属图书:
区域视角下的西北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探究边疆和“区域中国”的解释路径。首先,本文概述了民族主义史学范式的内在困境,指出民族主义史学范式存在整体史观的缺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历史整体过程和面貌的呈现。其次,本文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性”中的“区域观”,指出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边疆的空间性与“区域中国”的解释路径,强调要在区域的不同的时空面向下讨论中心和边缘的关系。
关键词:

边疆中国历史区域史观空间性

作者简介:

黄达远: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外领军学者”,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丝绸之路与欧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欧亚民族与文化研究、疆域理论、中亚与丝绸之路区域研究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及多项省部级项目。出版专著《区域视角下的西北:地缘与空间中的游牧、农耕与绿洲》,作为第一主编合编有《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从河西走廊看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区域性道路》等。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部分文章和观点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古代史年鉴》和中国社会科学网、澎湃新闻网转载。

文章目录
·民族主义史学范式的内在困境:整体史观的缺失
·“中华民族共同性”中的“区域观”
·边疆的空间性与“区域中国”的解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