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数字社会研究中的传统社会智慧:从差序格局说起
作者:
王天夫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字数:
1842字
所属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302-305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摘要:
整个数字社会里,人和人之间互动建立社会关系的过程是什么?数字通信技术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结果,让很多人的社会连接变得非常普遍,这个普遍同以往完全不一样。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我们会讲“六度空间”,通过六个中间人,我可以同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上。后来在21世纪初,有一点现代技术了,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与毫不相干的人联系。这中间有一个社会网络结构,它能够促成人跟人之间的连接,当然这个结构是工业生产技术慢慢累积起来的,因为工业生产是把所有人、所有资源集聚起来,形成了工厂、企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的市场和政府结构,把人们集聚在一起。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社会
传统文明
现代文明
社会网络结构
作者简介:
王天夫: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及数字社会等。
相关报告
数字社会研究框架与思路
农村教研究综述
走现代文明发展之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意蕴再审视
实现“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解读
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社会基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域下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文明互鉴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传承弘扬敦煌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