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质生产力与乡村全面振兴(笔谈)

作者:
魏后凯 罗必良 毛世平 钱文荣 朱晶 郑德高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0996字
所属图书:
乡村治理评论 2024年第2辑(总第2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模式,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强调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因而突破了传统的增长方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和新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不仅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因此,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成为乡村振兴领域的前沿课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聚焦城乡发展差距问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振兴,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就成为必然要求。为了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推动作用,本辑邀请六位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全面发掘新质生产力理论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应用价值,助力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加快推进。
关键词:

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

作者简介:

魏后凯: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课程主讲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会长,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会长,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城镇化与农村发展。

罗必良:

毛世平:

钱文荣: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

朱晶: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郑德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文章目录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 发挥新质生产力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 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新质生产力:一个分析框架
  • 概念体系
  • 增长动因
  • 分析框架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三重逻辑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制约因素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路径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新型劳动者培育
  •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新质生产力
  • 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中的劳动者问题
  •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劳动者培育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从转型发展的视角看乡村振兴中的粮食安全
文化与生态引领的乡村振兴模式研究
  • 文化与生态引领的乡村振兴模式
  • 三种场景营造
  • 场景营造中的共同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