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规范合法性机制——普遍道德与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作者:
温莹莹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7828字
所属图书:
何以公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合法性机制探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运用全国性的定量数据探讨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中的一项具体合法性机制,即规范性机制/道德要素对人们在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中的行动影响。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的普遍道德存量是影响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本文进一步探索了培育普遍道德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普遍道德规范性机制

作者简介:

温莹莹:厦门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具体研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公共参与、政府信任等议题。多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社会学评论》、Habitat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期刊,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社会科学文摘》等期刊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合法性机制研究”(已结项)。已出版学术专著《非正式制度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T村个案研究》。

文章目录
公共物品供给困境
  • (一)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者层面的责任困境
  • (二)公共物品供给一般参与者层面的集体行动困境
普遍道德与公共物品供给集体行动困境
  • (一)去道德化的集体行动困境研究
  • (二)重返道德视角:普遍道德(Generalized Morality)
·实证分析:普遍道德与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培育普遍道德:公共参与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