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专题之一:中等收入群体

作者:
邹宇春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字数:
42349字
所属图书:
共同富裕:衡量指标与实现路径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聚焦分析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中等收入群体。由于中等收入群体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稳定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被认为是推动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战略基点,并在2002年以来被多次写入中央相关文件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中等收入群体未能对自我阶层形成理性的阶层认同,其“稳定器”的作用并不会必然发挥出来,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结果能否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裕也就变得不确定。为此,本研究采用全国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数据,运用年龄-时期-同世代交互效应模型(APC-I模型)分析中等收入群体的阶层认同偏差趋势,并进一步分析其阶层认同偏差对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潜能释放的影响,旨在回答中等收入群体能否以及如何促进其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应有的“稳定器”作用这一问题。
关键词:

消费结构升级中等收入群体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

邹宇春: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展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副教授,CSS课题组核心成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与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社会蓝皮书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发展与社会结构分层、社会资本与信任、青年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Glob Ment Health、PLOS ONE、Health & Place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著有《中国城镇居民的社会资本与信任》《当代中国社会质量报告》,主编《仗卷走天涯:全国大型社会调查之督导笔记》等。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领域重大创新项目“共同富裕的阶段性衡量”(23YZD002)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实验室孵化项目“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仿真模拟和推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应用对策研究项目“我国婚育少子化与老龄化的现状、困境与应对”等,参与各类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项目60余项。

文章目录
·共同富裕与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的阶层认同
  • (一)理性阶层认同是精神富裕的重要内容
  • (二)中等收入群体与主观认同偏差
  • (三)研究模型、数据与变量
  • (四)结果分析:低位阶层认同呈先升后降趋势
  • (五)思考:认识时代之力对中等收入群体阶层认同的作用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
  • (一)研究问题: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中等收入群体的收支状况
  • (三)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结构的状况
  • (四)低位阶层认同对中等收入群体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 (五)思考:发挥中等收入群体“稳定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