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中国滋根推动的绿校绿村建设
作者:
罗义贤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8315字
所属图书:
教育与乡村发展(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6.259-270
曾晓东
朱旭东
李兴洲
摘要:
本文在概括教育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教育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载体。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国内需要,也是国际关注的一项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中国滋根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和绿色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通过教师培训提高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能力。中国滋根以转变思想行为观念为切入点,带动学生、学校、村民、社区从不同的角度、层级,明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不可持续,使其能主动参与绿色生态文明学校、乡村的发展,为社会组织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范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乡土文化
乡村教育
作者简介:
罗义贤:
罗义贤,博士,教授,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乡村教育与发展。
相关报告
生态文明背景下乡村教育跨越发展机制探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新内涵与学习化乡村建设
《社会性别与生态文明》写作背景及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与可持续发展
推进低碳兴起 加速绿色崛起——安徽省六安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个飞跃”
基于DEA-Malmquist-Tobit方法的中国四大工业基地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系统推进研究
2023年中国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报告
文化生态与生态文明
文章目录
·
教育扶贫成果卓著
·
研究新情况,溯源新问题
·
打造新载体,化解新矛盾
·
以师为本,迈出新路
·
新载体带来新变化,结出新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