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1949~1956)

作者:
王莉莉
出版日期:
2025年3月
报告页数:
86页
报告字数:
77837字
所属图书:
互助、合作与经济变革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探讨1949~1956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路径。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遵循 “自愿互利” 原则,从临时性互助组逐步发展到常年互助组、初级社乃至高级社,通过思想教育、民主管理、典型示范等推动组织化。过程中经历1953年纠偏整顿,解决冒进问题,至1954年形成第一个发展高潮,入社农户显著增加。运动促进了生产技术改进与集体所有制建立,但也面临制度衔接、利益协调等挑战,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的互动与调适。
关键词:

制度演进农业互助合作自愿互利

作者简介:

王莉莉:1989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博士后,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史。在《安徽史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档案》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合作组织
  • 怎样组织起来
  • 互助组的规模与类型
第二节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初级社的含义与性质
  • 初级社的试办与巩固
  • 初级社的规模与类型
  • 初级社的发展与整顿
第三节 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 初级社转高级社概况
  • 初级社转高级社的政策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