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利用模式及对策评估——以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村民互助自治模式为例

作者:
耿兵 朱洁 刘丽媛
出版日期:
2025年8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648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农村生活条件研究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四川省丹棱县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县转运”的村民自治垃圾治理模式,通过公开竞标保洁岗位、建立三方监督机制,实现垃圾分类减量率60%、无害化处理率93%。项目整合财政与社会资金,完善设施布局,创新“一元钱”监督机制,提升村民参与积极性。但项目存在分类标准不清、资源化利用水平低、治理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强化宣传教育,优化分类流程;引入智能设备,提升处理效率;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

关键词:

村民自治人居环境源头分类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

作者简介:

耿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人居环境。

朱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人居环境。

刘丽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人居环境。

文章目录
·基本情况
丹棱模式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初步成形
  • (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 (三)村民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利用模式的本质特征
·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