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俗民语境中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阐微

作者:
奚彦辉
出版日期:
2025年3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834字
所属图书:
传统思想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在西方心理学 “天性” 与 “教养” 研究忽视民众视角的背景下,聚焦中国俗民语境中的 “随” 之观念。“随” 指个体与直系血亲基于血缘的生理、心理相似性,与 “像” 不同,后者可涵盖非血缘及非人的相似。其本土心理蕴涵包括基因显隐遗传的多种类型、解释同一家庭子女差异、作为素朴归因方式等。研究需厘清 “随” 与遗传、家庭影响的关系等问题,“随” 作为本土心理学概念,对揭示民众视角的 “天性” 理解及发展中国本土实质心理学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本土心理学俗民语境遗传观念

作者简介:

奚彦辉:男,哲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研究员。先后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从事本土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及“化”之观念研究。

文章目录
“随”及相关语词的界定与区分
  • (一)“随”之语义选取及概念界定
  • (二)“随”与“像”的同异之别
民众“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蕴涵
  • (一)“随”与基因的遗传之“隐”和遗传之“显”
  • (二)“随”作为同一家庭中子女差异的一个解释依据
  • (三)“随”作为中国民众的一种归因方式
“随”之研究展开需关注的基本问题
  • (一)“随”到底是取“遗传”解?还是兼含“家庭影响”之义?
  • (二)从“随谁的姓”到“随谁”
  • (三)“随”之于“基因与人格关系”研究的可能价值
对于民众“随”之观念的理性反思
  • (一)民众的“随”之语词指称与“随”之现象实质的关系
  • (二)“随”之归因作为民众思维简单性的一种表征
  • (三)对于“某人随谁”的归因会因“归因主体”而有所不同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