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以及中国人文精神的影响
作者:
杜丽燕
出版日期:
2009年3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765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08~200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3.61-73
朱敏
高勇
冯晓英
戴建中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以及中国人文精神的影响。报告从四个方面来凸显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以及中国人文精神的影响:首先,通过说明两次申奥口号的不同,来凸显中国人文精神的变化;其次,在申办与成功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呼唤抑制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再次,北京奥运会呼唤民众恢复大国的自信;最后,主办奥运会使得从“以民为本” 走向“以人为本”。 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
关键词:
北京
人文精神
2008
城市发展
2008年奥运会
作者简介:
杜丽燕:
相关报告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人文环境的影响
北京职工文明拉拉队的调查与思考
2008年北京居民生活状况分析
2008年北京教育协调发展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2008年北京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概况
北京流管系统参与“平安奥运”建设工作成效与基本经验
成功保障奥运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创造优质的消费环境
北京市社会大事记(2007.12~2008.11)
北京城市发展的六大战略
基于供需视角的北京城市发展研究
文章目录
两次申奥口号的不同,凸显中国人文精神的变化
1.第一次申奥口号是“自我中心”的
2.第二次申奥口号是普世的
3.告别拿来主义,主动走进世界
呼唤抑制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倡导理性的爱国主义
1.学界对民族主义的界定
2.中国民族主义的三种形式
3.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北京奥运会呼唤民众恢复大国的自信
1.中国曾经失去大国自信的历史原因
2.北京主办奥运会,唤醒理性和大国自信
从“以民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1.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民本主义
2.主办奥运会,我们开始从“以民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3.刘翔因伤退赛,引发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