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
作者:
闫东玲
YANDong-ling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10279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66-76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社会性别主流化” 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 十多年来,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涵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社会发展的认识而不断丰富和深化。 主流化并非是在现存的行动中简单地加入 “妇女成分” 或 “两性平等成分” , 也非仅限于提高妇女的参与度。 它的含义是要把妇女和男子双方的经验、 知识和利益应用于经济发展过程。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目标是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和体制结构, 使之对妇女和男子双方都平等和公正。 因此,社会性别主流化并非目的, 而是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一种工具。
关键词:
公共预算
分析工具
性别主流化
性别预算
作者简介:
闫东玲:
YANDong-ling:
相关报告
中国花卉产业性别平等的立法及其性别主流化的研究
社会分层研究中的社会互动距离量表——评《社会不平等与职业分层:社会距离分析的方法与概念》
中国社会性别预算改革的现实、挑战与策略选择——基于焦作试验的考察
公共预算中的公民制度化参与
小县大志气 旧貌换新颜——脱贫攻坚战促新河县各项工作增比进位突破
文章目录
·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趋势
社会性别预算的一般理论
1.社会性别预算覆盖范围
2.实施社会性别预算的目标
3.社会性别预算分析的两个指导原则
4.社会性别预算分析的框架
5.社会性别预算的作用
社会性别预算发展的实例
1.菲律宾
2.坦桑尼亚
3.英国
4.法国
5.瑞典
6.印度
积极推进中国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开展
1.中国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现状
2.加强中国社会性别预算工作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