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如何用性别视角分析日常生活
作者:
郑丹丹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6635字
所属图书: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7.57-79
郑丹丹
摘要:
女性的身份建构大多与日常生活世界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世界又会影响其人格及人际关系。本文结合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女性作为母亲被孩子妖魔化的案例,分别从传统视角和性别视角对亲子冲突原因进行辨析,认为文化变迁能够部分解释当前亲子冲突加剧的原因,但当代母子冲突却必须经由女性主义视角的剖析,它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社会文化形塑个体及人际关系的客观结果之一。
关键词:
家庭
性别
女性主义
亲子
作者简介:
郑丹丹:
郑丹丹,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
相关报告
如何揭示女性的隐性弱势地位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多样性与包容性
如何在研究中纳入女性经验
如何揭示父权制的生产机制
如何在定量分析中纳入性别视角
如何理解并分析女性身份群体建构问题
如何在性别研究中体现知行结合
工作场所的性别身体型塑
女性主义研究设计展示:如何描述状况及变迁
社会性别偏见的传播——以某晚报“建立和谐母子关系”系列报道为例
文章目录
·
女性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研究案例:小学生为何妖魔化妈妈?
(一)案例叙述
(二)分析范例
研究方法解析:对日常生活进行女性主义分析的做法
1.培养性别敏感——对平凡生活“问题化”
2.选题策略——抓住矛盾和冲突
3.研究视角——在丰富性中凸显性别
4.突破常规——女性主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