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现途径
作者:
尹旦萍
YINDan-ping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1131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7.205-216
谭琳
姜秀花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政策。这些公共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调整利益关系,缩小社会差别,实现社会公正,其中性别公正是其内在要求之一。然而新农村建设两年以来,尚无人对其公共政策进行社会性别分析。本文在分析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价值以及社会性别的概念的基础上,阐明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的意义,并以湖北省DC乡为例,对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政策进行社会性别解读,分析其中隐藏的社会性别问题,并探讨破解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新农村建设
性别意识
作者简介:
尹旦萍:
YINDan-ping:
相关报告
对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关于高校开展先进性别意识教育的思考
电视剧女性形象中的性别意识
浅谈对当前妇女工作的看法
大陆高校性别意识教育的演进
女性时尚杂志的受众分析——以《时尚·cosmo》为例
妇女社会工作服务与发展
从一次谈话节目看电视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导向
论法律领域中的性别意识
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与妇女利益研究
文章目录
公共政策与社会性别
1.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公正性”价值
2.社会性别的概念
3.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1.决策者 女性的势单言轻
2.价值取向 女性的工具化
3.性别定位 传统性别观念的无意复制
4.支持系统 中性化带来的伤害
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对策
1.赋予妇联监测公共政策的权力
2.提高女性决策者的数量和地位
3.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4.加强对现实社会性别问题的调查研究